规模超200亿,这个医械市场要彻底崩塌了?
昨天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在放射科窗口、门诊大厅等显眼位置摆放了「告病友」通知,核心内容就一个:从12月10日开始医用胶片不再默认打印,病人也无需支付相应费用,如果外院会诊或者涉及到第三方赔付需要胶片的自行到相关窗口缴费并补打。
北仑区人民医院实施新政的第一天,急诊科开具的X光、CT检查单为80个,其中真正缴费补打胶片的病人为个位数。
动作虽小,影响巨大,接下来预计有80%的医用胶片将不再被打印。
这意味着什么呢?宁波市一年的医用胶片市场规模超过2亿元,如果宁波市全部实施这项政策,这块超大份额的奶酪将不复存在!
超200亿市场要彻底崩塌?!
2016年,中国内地消耗医用塑料胶片总额超过200亿元。
医学影像早已进入完全数字影像时代,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已经具备PACS系统,“医用胶片在我们医院是不需要存在的”,很多临床医生、影像科医生、医院领导都持同样的观点。对胶片的依赖早已不是临床医生和病人,而是传统习惯和商业链。
云胶片开始出现。2015年3月,明天国际首家发布,累计已有至少二十家企业响应和推出云胶片解决方案。
如今我国的胶片市场,显然已经到了市场后期,价格越来越乱,品牌越来越多,本身也失去了原先的使用价值。
自从CT设备升级到十六排及以上,病人每次CT检查的影像少则三百幅,多则二三千幅,实质上胶片早已不可能承载足够全面和有用的影像信息,电子化载体成为自然的需求和趋势。
影像扫描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后处理和分析技术突飞猛进,影像工作者考虑的是,影像序列是否完整,扫描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浏览工具是否快捷完善,病情是否有发展,是否确实有必要重新做一遍检查。
借助于区域PACS和云影像技术,影像医生已经可以诊断和审核全区域的病人影像,甚至远在西藏、新疆的病人会诊请求。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自然不会有塑料胶片的生存空间!
查看更多内容
- 上一个:医疗病床的消费结构
- 下一个: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放与管